进入徐医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团学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通知 >> 团学新闻 >> 正文

青春“三下乡”|麻醉学院开展“重走红军路,再续井冈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者: 共青团徐州医科大学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07日
浏览次数:

2024年7月25日清晨,“醉”美青春实践团成员整装待发,在井冈山革命老区开展“重走红军路,再续井冈情”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加深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了解。

八角楼的灯光照四方

八角楼位于井冈山茅坪村,是毛泽东1927年10月至1929年1月期间经常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因为屋顶有一个八角形的天窗,故称为“八角楼”。在八角楼,毛泽东当年借着清油灯一根灯芯的微弱灯光,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实践团成员怀着崇敬的心情,聆听关于井冈山革命斗争历史的讲解,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认真研读红色经典著作。

筚路蓝缕红军行

驱车离开八角楼,为体验“红军的一天”,成员们步行前往马源村,途中山路崎岖,但他们步履不停;汗水浸湿衣衫,可他们眼神坚定。“急行军”不仅是一场身体上的锻炼,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青山红雨,翠竹听潮,行走在“五百里井冈”,“惊涛骇浪从容度,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学员们奋力攻克每一道难关。

忆苦思甜红军餐

午时,成员们深入田间地头,制作“红军餐”,与农民群众同吃同劳动,亲身体验劳动的辛劳与收获的不易,积极开展访民情活动,深入农户家中,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需求,结合专业所学向农户科普麻醉知识,发放疼痛知识宣传手册,为当地居民提供帮助和支持。

黄洋界上炮声隆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毛主席诗词中的黄洋界,如今就在眼前。“醉”美青春实践团的成员踏上黄洋界,仰望纪念碑。那段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仿佛在队员们的脑海里闪现。1928年8月,驻扎湘、赣两省的敌军合谋“会剿”井冈山。红军凭借黄洋界哨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势天险,与数倍于己的敌军激战,誓死保卫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学编草鞋忆红军

返回井冈山中心后,成员们积极参与“学编红军草鞋”体验教学,认真学习制作。拧、绕、缠、砸,编草鞋的过程中,同学们深刻感悟到红军战士在革命年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体会到先辈们正是用草鞋踏平险峻坎坷,踏出今天的幸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