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孕育无限希望
青年创造美好未来
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响应时代号召,践行志愿精神
他们为热爱而追光,因奉献而闪亮
欢迎本期主讲人:吴锐聪
让我们一起倾听他的故事,致敬平凡力量
主讲人简介
吴锐聪,徐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22级本科生,现担任第二临床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执行主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投身志愿服务。曾获徐州医科大学优秀学生干部、优秀青年志愿者、三好学生等称号,累计获得国家级荣誉5项、省级荣誉4项、校级荣誉18项。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200小时,积极从事校内外急救技能科普培训、罕见病诊疗保障、西部地区服务等志愿服务工作,参与全国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助力健康中国”专项活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翱翔之翼”科技志愿服务项目,团队获得江苏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一等奖。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在成长中继续实践。
护佑生命,“救”在身边
“我是谁,在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用专业与热爱,让每一位参与者感受到活动的温度和生命的珍贵,因为我知道,我是急救的科普者。”
从入学开始我便加入了大爱急救志愿队,从事急救科普培训活动。这是不断实践的两年,走进社区,科普服务送健康;走进景区,安全救护零距离;走进乡村,助力振兴新气象;走进校园,守牢生命安全线。两年来走进了6所小学,走进了3所中学,也走进了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团队向大家科普急救技能,我们相信未来的他们也会成为一名急救知识的传播者。
“我相信我们的志愿服务会像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让更多的急救知识‘救’在身边!”
最感触的是在云龙实验小学遇到一位小女孩,她告诉我们她的爷爷正是因为心脏骤停而不幸去世,而当时身边的人除了拨打120并没有其他的救援方法,这更加坚定了我从事急救科普的决心。这是不断成长的两年,从一名志愿队的成员,到青年志愿者协会宣传部部长,再到协会的执行主席,扎根急救、热爱急救、探索急救,面对我国急救知识技能掌握率仅为1%的现状。
因“罕”而聚,为爱发声
“我是谁,在他们的眼中,我看到了生命的光辉,我的每一份付出,都是对生命最深刻的理解,我是罕见病知识的传播者。”
高中时我便关注上了罕见病,进入大学后进一步探索罕见病诊疗保障服务发展。这是感动的两年,我遇到了白化病、血友病等众多罕见病患者,协助患者组织写下罕见病朋友们的故事,我看到了身患白化病的马鑫,在先天视力低下的情况下坚持选择射箭运动,摘得残运会铜牌,获得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我看到了曾经心理绝望、一度想要自杀的小莉,如今专升本成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共预备党员。
这是发展的两年,从最初协助一个患者组织的工作,到后来帮助十余个患者组织推动工作。从最初一个人从事罕见病志愿服务,到后来成立罕见病团队获得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墨尔本大学等9所高校学生共同联手,我看到了志愿精神在彼此的内心激荡。
2018年,中国颁布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2024年,加速罕见病发展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面对国家的发展需求,面对高校罕见病公益事业才刚刚起步,我们在用高校组织与患者组织联合的方式让更多的罕见被看见。赋能人工智能,联合AI产业联盟,用智慧摄影的方式让更多的罕见病朋友找到生命之美。我们不想仅仅照亮罕见病患者朋友们,我们希望他们能够去自我发光!
青春向“黔”,西部同行
“我是谁,在这个忙碌的世界中,我可能是最不起眼的那一个,在这里,每一个微笑,每一次伸手,都是民族的团结,因为我知道,我是温暖的传递者。”
今年暑假,我前往贵州省黔南州从事志愿活动。走进独山县第三中学,为当地的学生科普急救知识,分享罕见病故事。用我的所学,与他们一起成长。在一个容纳五十人的教室里,他们来自布依族、来自苗族、来自壮族,山青水绿,我看到了我们的专业知识走进了西部课堂。蓝天白云,我看到了一幅和谐欢乐、民族团结的大美画卷。这是第一次西部志愿活动的尝试,我相信未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机会与西部同行,与青春同歌!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青年强调,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作为第二临床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一名工作者,未来我将继续创新志愿服务,造福人民健康,提升志愿服务新质生产力。“志”青春,再出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一缕馨香你将玫瑰无私给予,留手中芬芳。几点星火你将引航灯塔点亮,予他人方向。你矢志笃行, 砥砺深耕。秉热血,捍卫志愿信念。用实干,履践奉献初心。以奋斗之姿,拼搏之态,谱绘青春图景,以行动践行“志之所向,愿之所在”的铮铮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