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上行囊,徐医学子们回到了熟悉的家乡
他们用所学服务邻里
用行动传递温暖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他们用医学知识与青春热情
书写了怎样的故事吧!
普琼
药学院2022级药学专业
今年寒假,普琼背上行囊奔赴西藏自治区拉孜县锡钦乡夏拉苏村,踏入了地震灾区的志愿服务行列,用青年肩膀扛起了责任重担。灾区满目疮痍的景象直击每个人的灵魂深处,尽管住宿简陋环境艰苦,但在受灾群众期盼的眼神下,他毅然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的救援工作中。在此期间,他积极参与搭建临时安置点,协助医疗队伍进行伤员救治,搬运救灾物资,并深入灾区进行灾情排查。此外,他还利用闲暇时间教村里的孩子们读书、画画,孩童脸上绽放出的纯真笑容带给了夏拉苏村安宁纯净、温暖人心的力量。他说:“在与受灾群众相处的过程中,他们那份乐观与坚强深深触动了我。生命既脆弱如薄冰,又坚韧似磐石。经过灾区一役,我的心态也慢慢蜕变成长,明白了担当二字的不易。在未来,我将继续回馈社会,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送去温暖与希望。”
达娃曲吉
护理学院2023级普通护理专业
达娃曲吉这次返乡实践的地点在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浪卡子县打隆镇。在爱心托管班的日常工作中,她负责指导低年级学生课业,带领他们策划兴趣活动。她运用不同方式进行数学拆解教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美术课中跃然纸上的全家福、手工课上绽放的彩纸花,体育游戏里团结协力的身影,都见证了托管班同学们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达娃曲吉来说这段实践经历虽短却意义非凡,她从中体悟到两点:一是教学育人并非“单向灌输”,而是用心陪伴的“双向灌溉”,二是团队协作需要在分工合作时学会思维互补,从而碰撞出更优质的方案方法。
蒋卓越
口腔医学院2023级口腔医学专业
在此次“返家乡”社会实践中,蒋卓越有幸在金坛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参与工作,实际体验基层工作环境、聆听患者需求。在医院里,她学习并观察到真正的口腔医生是如何引导患者进行就诊的。一次,患者家属隐瞒了患者有HIV病史的情况并要求拔牙,医生通过查看EMR确定了病情,并针对特殊情况迅速给出应对方案。这让她意识到,想要成为一名专业的口腔医生,不仅需要扎实的基本功,还要具备敏锐的判断力和处理应急问题的能力。此外在实践期间,她主动统计了基层医院口腔患者的主要需求,有龋齿、根尖炎、种植、正畸等等。她说:“正如‘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所言,在将来,我也会选择扎根基层,以实际行动坚定追求职业理想、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秦灿
公共卫生学院2024级预防医学专业
秦灿怀着对家乡文化的热爱报名成为了如皋市博物馆的一名志愿讲解员。初到博物馆面对琳琅满目的文物,她的心中既兴奋又忐忑。从如皋古老的青墩遗址到近代的新安会馆,从精致的如派盆景到独特的杖头木偶艺术,为了做好讲解工作,她努力将每个知识点都熟记于心。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她不断练习讲解技巧,用生动的语言和饱满的热情将一篇篇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城故事呈现在观展人的面前。春节期间,她积极引导群众体验博物馆推出的各色特色文化活动,如手写福字,木版年画等。她说:“这段志愿者讲解员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传播家乡文化的快乐。作为一名如皋人,我将继续为如皋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